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主題,提出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連日來,會龍鎮采取多種方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如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宣講的方式方法和地點、受眾十分關鍵。日前,會龍鎮就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鄉土人才專題會的形式進行呈現,將會議開到了蔬菜基地,鎮黨委書記蔣志軍與種植大戶們圍坐在一起,結合產業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等內容,用生動的案例、真摯的情感、飽滿的激情,把黨的二十大報告講深講透,進一步提振種植大戶在會龍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我們聽了蔣書記講話過后,很受鼓舞,對我們繼續在會龍扎根搞農業開發這塊也受到鼓舞,有很大的信心。”羅氏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陳運青說。
“我們聽了過后也對國家的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領導給我們落實的水電路上的基礎問題也對我們承諾了,這些事情做好過后,我想對老百姓也有一定的好處,對我們種植的老板些來說有一定的好處,有一定的信心。”安居區鄧宏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宏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近年來,會龍鎮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接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做大做強富民產業,積極改善人居環境,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村莊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今年以來,會龍鎮堅持用高標準整體規劃,高標準打造100畝魚苗、1000畝黃精、10000畝紅苕,吹響了“百千萬”產業振興的號角,譜寫了鄉村振興新篇章。
“以后我們將以做出各種品質打造品牌,提高產量品質的情況下來大力發展我們會龍的基地,帶動鄉村農戶村民一起不說致富,起到帶頭作用,讓這些村民也享受一點實惠。”羅氏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陳運青說。
“通過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我們會龍鎮要緊緊抓住萬畝蔬菜產業發展,我們蔬菜產業現在已經有15000多畝,產業整個產量起來了,現在下步我們更注重產值,萬畝蔬菜真正把產量產值都提起來,作為會龍的主導產業;第二我們要524(紅苕)西南脫毒苗中心建起,要成為我們西南遂寧紅薯的核心芯片,第三個就是我們要加大對我們遂寧機場的建設,讓民航在會龍扎根發展。” 會龍鎮黨委書記蔣志軍說。(文/陳霜 余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