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三城”、興“三都”,加速升騰“成渝之星”。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生態公園名城”戰略目標,安居區著力實施“公園城市大提質”工程,在公園中建造城市,以山水構建生態文明,加快建設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公園城市。
一山一水入畫卷,一步一景悅人心。去年才修建完成的鳳凰棲公園從開園就一直備受市民游客青睞,園內隨處可見的綠植景觀、老幼皆宜的功能分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讓市民們贊不絕口。安居市民崔豫寧說:“這邊環境還是可以,空氣比較清新。這邊四季的花都有。”
安居市民李永紅也說:“大家能夠帶小朋友耍的地方,這兩年做得比較還是可以,這個地方比較平坦,老人走起來比較方便,然后小朋友有玩的設施。”
鳳凰棲公園以瓊江河岸、鳳凰山作為重點支撐載體,利用河道兩岸的城市綠道、馬道、園路、景橋連續貫穿,實現南北兩岸空間穿越,銜接城市功能,實現公園融入城市,出門就是綠地。走綠道、看美景,切身體會別樣的地域文化,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活動空間,是閑暇時光親子樂園的好去處,同樣也是展示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城市風貌的生態景觀窗口。
區自規局副局長劉安良說:“按照“文化+旅游+公園”的理念,以生態、文態、業態進行的一種設計,對于提升城市的品位、品質,特別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據了解,鳳凰棲公園是瓊江林業開發和保護一期第二地塊的項目之一,在公園建設之初,安居區就將園內生態改善納入整體規劃,一并實施。鳳凰棲公園里的白安河,在公園建成前,每逢惡劣天氣,兩岸的泥土便往河里滾落,存在安全隱患。公園建成后,通過生態提升,對河岸水土進行加固提升,并將園區范圍內的排水管網、污水管網和整個城市的排污、排水管網進行聯結,將城市排污系統形成一個整體。
據區自規局副局長劉安良介紹,接下來還將開展三四地塊的建設,在這個范圍之內,穿城而過的瓊江河會得到一個質的改變,達到綠水青山的效果。(文/熊超 王江濤)
編后: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進從“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邁進,把生態元素引入城市,把城市融入自然,把生態資源稟賦轉化為宜居宜業的競爭優勢,讓“綠色資產”真正變成百姓的“生態福利”。如今,在安居,隨著“公園城市大提質”工程深入實施,安逸安居影響力正闊步走在全市前列,想起安居就安逸。繼續來看新聞。近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安居區交辦了養雞場產生環境污染的投訴案件,接件后,安居區高度重視,堅持第一時間會商研判,第一時間現場查驗,第一時間整改落實,立轉立辦、立行立改,以實際行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